• 行業新聞 | 2025 年 3 月 27 日 |

    財經事務及庫務局2024年10月夥拍多方推出策略性計劃「香港家辦匯」,周四(27日)啓動計劃下的家族辦公室數字知識中心。該局局長許正宇表示,這個全新的網上平台,不單提供資訊,更是為家族辦公室量身定制一個動態資源庫,可讓家族辦公室走在財富管理創新最前沿,通過香港把握亞洲區內的機遇,增值私人財富。 數字知識中心是專為香港以至全球的家族辦公室而設的資源庫,向家辦提供與生態圈建設、行業知識、科技支援和慈善倡議相關的最新資訊,並不時更新,包括專家分析、適用於家辦的良好實務指引、投資策略、管理、科技應用和慈善事業方面的指南,以及值得家辦關注的報告及活動等。註冊會員透過這個專為家族辦公室業界建立的資源庫閱覽獨家內容。 許正宇表示,家族辦公室正驅動全球財富管理邁向新方向,而香港的獨特優勢和定位會是家辦發展的最強後盾,期待見證更多家族辦公室在香港發展,同時牽引金融巿場和慈善事業做得更闊更廣。 「香港家辦匯」是財庫局聯同投資推廣署及香港財富傳承學院等合作的一個策略性計劃,藉着推行不同項目和提供資源,支持本港的家族辦公室行業。 資料來源:東網

  • 行業新聞 | 2025 年 3 月 26 日 |

    新加坡去年底公布,家辦由2023年底1,400間急增至逾2,000間。投資推廣署署長劉凱旋表示,面對新加坡這個對手,本港家辦仍然存在優勢,因香港成立家辦不需要政府額外審批,投資推廣署只是協助及教導角色;相比之下,新加坡政府的反洗黑錢行動推慢了整體審批。 另外,新加坡借反洗黑錢之名成立洗錢/恐怖主義融資資訊與案例協作共享(COSMIC)平台,當地最少有6大銀行之間數據可以共享。然而,家辦投資者絕大部份是高淨值人士,對於私隱是十分看重,亦擔心人身安全問題。至於香港在反洗黑錢方面,銀行亦有嚴密方針,而且國際排名高。 新一代更傾向新型投資 新加坡去年底公布,家辦由2023年底1,400間急增至逾2,000間。 新加坡借反洗黑錢之名成立洗錢/恐怖主義融資資訊與案例協作共享(COSMIC)平台,當地最少有6大銀行之間數據可以共享。 劉凱旋指,香港作為一個超級聯絡人,絕對做到資金匹配的工作。 投資推廣署署長劉凱旋指,本港家辦仍然存在優勢,因香港成立家辦不需要政府額外審批。 劉凱旋指出,香港家辦的投資種類及範圍廣。 劉凱旋指出,香港家辦的投資種類及範圍廣,除了金融信託、藝術文化及慈善外,股票市場更是深和闊得多,同時港府着重創科發展,部份新型創科公司前景發展不俗,亦可能短時間內上市及深受青睞。她指出,去年香港新股上市逾70家,今年排隊上市也有百多家,而新加坡去年新股上市僅得4家。 她又指,傳統70、80歲第一代企業家設立家辦傾向傳統投資,分散投資比較全面,或是以慈善為目的。至於40﹑50歲的新一代更傾向新型投資,例如創科公司﹑NFT的藝術品等。 [...]

  • 行業新聞 | 2025 年 3 月 19 日 |

    近期的監管變化提升了企業受託人的可信度,但也增加了複雜性和成本。 新的「積金易」平台將重塑香港的退休金制度,為退休金受託人帶來變革浪潮。 香港信託人公會和畢馬威的最新意見調查指出,信託行業從業員若能克服對合規成本上升和人才短缺帶來的挑戰,香港信託行業將展現出強勁增長。此增長源於更廣泛地接觸中國內地客戶、亞洲私人財富行業的發展以及業界可信度提升。 信託業在保障退休金計劃以及企業、慈善組織、私人和公共信託持有的資產方面發揮至關重要的作用。為了評估該行業的發展狀況,香港信託人公會和畢馬威邀請了政府官員、監管機構以及近30名信託業高層管理人員進行了訪談,同時對香港信託人公會會員機構進行了網上調查。 從2021年至2023年,香港信託市場規模增長了10%。 截至2023年底,信託持有的資產達到51,880億港元(6,670億美元)1,相比2021年雙方發佈上一份報告時為47,190億港元(6,060億美元)。 在考慮未來幾年最重要的增長動力時,24%的受訪者認為與中國內地和大灣區接軌的相關措施,例如「跨境理財通」是關鍵。此外,18%的受訪者選擇了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為吸引資本和家族辦公室的「資本投資者入境計劃」(CIES),亦有18%的受訪者選擇了與「資本投資者入境計劃」類似的措施,用於發展家族辦公室和慈善事業。 報告指出,近期的監管發展不斷增強公眾信心,並提高對投資者的保障,其中包括證監會新增設規管公眾基金存管人的第13類受規管活動(RA 13),以及香港金融管理局發布《監管政策手冊》TB-1單元。64%的受訪者表示,現有監管制度有利營商,而2021年有關的比例爲51%。 然而,儘管新法規有助改善營商環境,但在實施過程中也面臨挑戰。近三分之二的受訪者(64%)反映,過去12個月內其合規成本至少增加了5%至15%,部分原因是由於監管複雜性不斷增加。 [...]

  • 行業新聞 | 2025 年 2 月 26 日 |

    港府正力求推動香港發展為全球領先的家族辦公室樞紐,就本港家族辦公室的發展提出建議,是市場各界人士在最新一份《財政預算案》重要着墨點之一,其中市場冀與內地建立「家族辦公室通」、擴大單一家族辦公室稅務優惠下的合資格資產清單等。 四大會計師事務所之一的德勤中國建議,港府可透過「限制額度」和「閉環式管理」的方式,允許內地高淨值家族或個人將人民幣用於其在香港設立單一家族辦公室的投資。德勤還指出,為鞏固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和資產管理中心的地位,港府還可以繼續擴大單一家族辦公室稅務優惠下的「合資格產品」清單,引入藝術品、數位資產、有儲蓄或投資成分的保單等資產,並建議向成立於香港的基金管理公司及單一家族辦公室,在附合某些條件下提供稅務優惠,如將其利得稅稅率減半至8.25%。 冀與內地爭取設「家辦通」。 澳洲會計師公會則建議,進一步完善統一基金免稅制度和單一家族辦公室的稅務寬減,同時希望香港政府可以啟動與中央政府磋商,爭取設立「家辦通」資金渠道,以便讓內地高淨值人士通過在香港設立的家族辦公室進行跨境投資,並且實施第一步可以在大灣區進行試點,然後再擴展到內地其他地區。香港經濟民生聯盟亦提出,進一步發展家族辦公室,彈性處理家族辦公室在落戶香港後作出的新投資,盡量放寬相關監管要求和規定。 資料來源:星島頭條

  • 行業新聞 | 2025 年 1 月 11 日 |

    由貿發局舉辦的旗艦推廣活動「成就機遇.首選香港」(Think Business, Think Hong Kong),近日在印尼雅加達舉行。投資推廣署助理署長吳國才表示,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所接觸到的不少印尼大企業,會希望同時在印尼及香港雙重上市。同時大企業家族也對於在香港設立家族辦公室具備較大興趣,他們有的已在新加坡設立了家辦,希望透過香港作為平台,加強與內地企業的合作,並拓展大灣區及內地市場。 吳國才表示,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所接觸到的不少印尼大企業,會希望同時在印尼及香港雙重上市,同時大企業家族也對於在香港設立家族辦公室具備較大興趣。(GETTY) 至今已引入逾140個家辦 吳國才接受《香港01》訪問時表示,有信心至今年底超標完成吸引200個家辦的目標。投資推廣署旗下家族辦專責團隊2021年中成立以來,至今已協助引入逾140個家辦。 他透露,有興趣來香港設家辦的印尼大家族企業,來自於不同行業,包括新能源、咖啡種植及製造業,希望投資地能夠更多元化,而香港的發展北部都會區及大灣區機遇,均提供機遇。同時,香港作為「超級聯繫人」和「超級增值人」,也能夠幫助這些企業拓展內地、日韓及歐洲等國際市場。 至於東盟包括印尼企業對來香港投資,會否存在疑慮,吳國才表示,他們除了會關注來港投資租金等成本是否昂貴,及言語溝通問題,也會關注中美貿易戰及地緣政治風險,但當得知香港仍然有很多美國企業投資,美資銀行並繼續擴大本港財富管理等方面的投放,仍會有興趣來港投資。 [...]

  • 行業新聞 | 2025 年 1 月 8 日 |

    在香港推出近一年的新資本投資者入境計劃(CIES)至今共接獲逾800宗申請,帶來逾240億元經濟效益。該計劃今年3月1日起獲優化,申請者必須在香港投資最少3,000萬港元資產的要求不變,但審查資產的期限由申請前兩年,縮短至6個月;家族辦公室、與家庭成員聯名持有的資產亦可按實際持有比例計入資產中。特區政府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許正宇預計,優化後的新安排能與家族辦公室的稅務寬減制度產生更強的協同效應,推動香港家族辦公室業務發展。有移民顧問昨日接受香港文匯報訪問時表示,有之前不符要求的申請人,旋即考慮重啟申請,預料該計劃的申請人數將倍增,鞏固香港金融中心地位。 新資本投資者入境計劃於2024年3月1日推行,首10個月已接獲申請逾800宗,已獲核實符合淨資產規定的申請733宗,已獲核實符合投資規定的申請240宗,料可為本港帶來的投資金額逾240億港元。 計劃原本規定申請人在申請前兩年,在港一直絕對實益擁有市值不少於3,000萬港元淨資產或淨資本。特區政府昨日宣布將時限由兩年降至申請前半年,而且與家庭成員共有淨資產,或者家族辦公室的個人擁有份額亦計算在內。 許正宇昨日在出席亞洲金融講壇記者會時表示,CIES實施不足一年,反應及效果不錯,至今已接獲800宗申請,其中逾730宗已通過審核,可帶來逾240億元經濟效益。 許正宇:進一步推進港作為家辦樞紐 許正宇預計,優化後的新安排能與家族辦公室的稅務寬減制度產生更強的協同效應。(香港文匯報記者黃艾力 攝) 他介紹,在此次優化措施中,放寬前端資產審核並沒有影響整體申請要求或對香港投資額,另一措施則在計入投資時考慮與家辦相關的稅務措施,令投資移民計劃與家族辦公室稅務寬免安排聯動。過往兩者有差距,但經過優化後,只要滿足資產要求,個人全資擁有公司亦計算在內,相信這些優化措施可進一步推進香港成為家辦樞紐,並有助令香港吸納更多資產。 他預計優化後的新安排能與家族辦公室的稅務寬減制度產生更強的協同效應,推動香港家族辦公室業務發展。 投資推廣署署長劉凱旋表示,計劃於首十個月錄得的申請宗數已超出2003年推行的、前資本投資者入境計劃的同期數字,反映投資者對香港充滿信心。深信這些優化措施會令計劃更具吸引力。 [...]

  • 行業新聞 | 2024 年 11 月 26 日 |

    警方5月起接獲多名受害人報案,指2020年至2024年期間,透過一間本地信託公司投資離岸基金。但今年年4月起,受害人未能取得該基金派息及取回本金,涉款達港幣5.57億。調查顯示,該公司以每年10.8%的派息回報作招徠,吸引受害人「落搭」。 經深入調查及情報分析後,商業罪案調查科人員今日(26日)展開代號「海柱」拘捕行動,在全港多區以涉嫌「串謀詐騙」拘捕5名男子(31至70歲),所有人獲准保釋候查,須於明年1月下旬向警方報到。被捕人為涉案信託公司股東及高層管理人員,相信與上述投資騙案有關。調查仍然繼續中。 調查顯示,該信託公司透過舉辦投資講座或保險經紀合作推銷等渠道,遊說受害人通過信託公司投資離岸基金,並承諾基金每年支付本息。調查亦發現,有部分資金被直接轉帳至關聯公司用作購買虛疑貨幣及其年會派息回報達10.8%。但受害人注入的大部分資金並非用作真實投資,而是直接被挪用向該基金的舊有投資他用途。 行動中,警方檢獲涉案公司的營運及會計紀錄、銀行文件、客戶合約、電腦及電子儲存裝置等。另外,警方亦凍結多個銀行及證券戶口存款約1,000萬元。 警方重申,串謀詐騙屬嚴重罪行,一經定罪,最高可被判監禁14年,市民切勿以身試法。另外,任何人如果協助詐騙集團或者牽涉於相關違法行為,有可能干犯《盜竊罪條例》(第210章)第16A條欺詐罪,最高可判處監禁14年。 資料來源:香港01

  • 行業新聞 | 2024 年 11 月 22 日 |

    私人財富管理公會(PWMA)與畢馬威共同編製的第9份《香港私人財富管理年度報告》,顯示去年是香港私人財富管理行業轉折點,資產管理規模(AUM)重拾增長,較前一年錄得增長近3倍的強勁淨資金流入。 儘管面對全球地緣政治緊張局勢、央行利率變動及數碼變革等重大的經濟不確定性,但大部分受訪者對未來5年的市場前景仍持樂觀態度,特別是考慮到內地市場仍存在巨大財富機遇。受訪公司預計,來自該地區資產管理規模於未來5年將持續增長。另外,亦揭示人工智能(AI)對業界日益增強的影響。 報告指出,資金淨流入增長3倍及資產管理規模增至90220億元,彰顯香港私人財富管理行業的韌性;大部分公司視家族辦公室為日益重要的業務來源。為鞏固香港的地位,業界應繼續向政府提供具針對性的意見。多岸外包(multi-shoring)策略仍是客戶常用的風險管理策略。業界普遍認為,這有助香港的發展,而非帶來競爭風險。 另外,內地仍是主要財富來源,但有21%公司正瞄準東南亞的新財富渠道,另有15%的公司專注於中東市場。大多數私人財富管理公司對虛擬資產持「觀望」態度。業界、政府及監管機構之間仍須進一步合作,以改善客戶獲取更廣泛產品範圍的可能。至於人工智能及生物科技成為客戶的強勁投資偏好。 報告又指出,未來5年,以少於500萬美元至1000萬美元財富領域為目標的公司數量將會大幅增加,而人工智能將助力個人化服務,並降低獲取客戶的成本。大部分公司表示,其當前應用人工智能正在改善或大幅改善客戶滿意度,其中開戶(onboarding)及「認識你的客戶」(KYC)是重點關注領域。有關應用面對的主要挑戰包括監管合規、數據私隱憂慮、網絡安全及培訓。 資料來源:信報

  • 行業新聞 | 2024 年 11 月 17 日 |

    ​歐洲各國超高淨值人士正面臨着日益不確定的稅務環境,這可能會嚴重影響他們的財富傳承。因此,許多人正策略性地將財富管理中心轉移至香港,主要看重香港優惠的稅務政策,以及作為亞洲領先財富管理中心所帶來的資產配置優勢。 投資推廣署助理署長吳國才表示:「歐洲是香港其中一個關鍵市場,我們致力推廣香港成為當地家族辦公室尋求拓展亞太地區業務的首選樞紐。香港友善的營商環境,以及完善的金融基礎設施,使我們成為尋求多元投資及致力抓緊亞洲機遇的投資者之理想目的地。作為全亞洲最大和全球僅次於瑞士的財富管理中心,香港預計於二○二七年超過瑞士,成為全球排名第一的跨境財富管理中心。」 基於這個趨勢,吳國才今日(十一月十七日)啓程出訪歐洲進行為期一周的公務訪問,他將造訪英國倫敦、意大利米蘭、瑞士盧加諾和法國巴黎等主要城市,與當地家族辦公室交流,以推廣香港作為亞太地區家族辦公室總部的優勢。 吳國才此行將與家族辦公室代表會面,以討論他們的投資策略及在香港設立業務的計劃。除單對單會議及小組閉門討論外,吳國才還將在盧加諾金融論壇上發表講話,分享全球財富管理格局及家族辦公室對香港蓬勃經濟環境日益濃厚的興趣。 訪問行程還包括到巴黎與法國基金會舉行會議,藉此加強與歐洲慈善機構和家族辦公室之間的協作關係,討論有關香港發展成全球家族辦公室及慈善活動樞紐的政策措施。 此外,吳國才亦將於此行與其他行業的潛在投資者會面,重點介紹可持續投資實踐的重要性。 是次歐洲之行預計將加強香港作為全球家族辦公室及財富管理樞紐的地位,同時促進與當地企業聯繫,共同探索新的合作方向,確保香港在亞太地區投資機會的討論中保持領航角色。 資料來源:大公文匯

  • 行業新聞 | 2024 年 9 月 10 日 |

    德勤民營企業與私人客戶服務,與萬方家族辦公室研究報告顯示,84%家辦預期今年家族財富會增加,另有77%預期資產管理規模(AUM)會錄得增長,相比全球同行,亞太區家辦更傾向進行擴張,有48%計劃增加使用外判服務,高於全球平均水平。 報告指,亞太區家辦認為投資風險、地緣政治及監管和稅務難題,是今年面臨最大的風險,而地緣政治及通脹是今年主要的市場風險,因此家辦亦將投資風險管理、投資治理及估值政策等作為優先考慮事項。 雖然市場持續波動而且不確定性增加,但34%亞太區家辦今年轉向增長型投資,但仍重視風險管理,好多家辦更傾向構建平衡型投資組合。在股票配置方面更傾向投資發展中市場,反映對中國及印度等本地市場的偏好。 另外,今年區內家辦計劃增加投資的主要資產類別,包括發達市場及發展中市場、房地產、加密貨幣或數字資產等。 德勤民營企業與私人客戶服務香港主管合夥人劉明揚表示,雖然全球經濟及地緣政治不確定性存在,家族辦公室依然保持樂觀態度,並預期今年資產管理規模會持續增加,對亞太區家族辦公室的增長感到樂觀,並深信香港具備為家族辦公室提供服務的優越條件 訪問於去年9月至12月期間,在全球對354家單一家族辦公室進行問卷調查,包括亞太區89家單一家族辦公室。亞太區受訪家辦平均資產管理規模10億美元,家族平均財富21億美元。 資料來源:香港電台網站

  • 行業新聞 | 2024 年 8 月 28 日 |

    隨着亞洲財富版圖的迅速擴張,專為超高淨值人士(Ultra-High-Net-Worth Individual,UHNWI)打理複雜的財務與個人事務的家族辦公室(Family Office)的數量在亞洲顯著增長,同時也催生出對個性化財務管理與長遠財富規劃的需求日益攀升。家族辦公室正逐步轉型為更具戰略化、專業化與組織化並重的運營模式。面對這一轉型,需要在傳統與創新之間找到平衡點,以智慧引領,確保其發展壯大並保持高效運作。 在亞洲,家族辦公室的專業化進程,是實現財富保值和增值的關鍵。通過借鑒全球成熟家族辦公室的成功經驗,並充分考量本地文化特色,亞洲家族辦公室能夠構建堅實的治理體系,有效管理風險。制定健全的投資策略,對於任何家族辦公室的專業化都至關重要。攜手行業專家,家族辦公室可獲取量身定制的全面規劃建議,助力家族實現長遠目標。盡管對此心嚮往之,但對於部分家族辦公室——特別是對於中型家族辦公室而言,實現業務專業化之路並非坦途,往往需要在人才引進、技術及基礎設施建設方面投入大量資源。 跨學科的融合 營運家族辦公室需要集財務諮詢、投資管理、法律事務、稅務籌畫乃至慈善規劃等多領域專才於一身。這種跨學科的融合,使得家族辦公室能夠遊刃有餘地應對複雜的金融與監管環境。瑞士寶盛(Julius Baer)等領先機構宣導將外部專家資源與技術融入到家族辦公室營運之中,以提供全面的財富管理解決方案。這些專業知識對於做出明智決策、管理風險以及最重要的是確保遵守當地和國際法規的合規營運,至關重要。 瑞士寶盛《2023年家族晴雨表報告》(Julius Baer Family [...]

  • 行業新聞 | 2024 年 8 月 14 日 |

    外媒報道,新世界發展(00017)行政總裁及香港財富傳承學院董事會主席鄭志剛指,隨着香港加強吸引及留住更多億萬富豪及其繼承人,預料香港將成為全球家族辦公室首選目的地。報道指,對於本港未來在家族辦公室數量及管理資產規模成為全球第一的目標,鄭志剛沒有具體說明達標的時間表,不過他認為可能是在中期內。 據港府委託會計師行今年較早時發布的一項研究,於2023年底,估計本港有超過2,700間單一家族辦公室,研究又指其中約三分一管理至少1億美元資產。 資料來源:東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