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香港虛擬資產市場整理:7家交易所、31家券商、36家資產管理
2024 年,BTC 在全球虛擬資產市場中持續引領潮流,香港則憑藉多元化的政策支持與市場創新成就成為焦點。從虛擬資產交易平臺到現貨 ETF,香港正全面擁抱 Web3 與實體資產數位化,為未來機遇奠定基礎。 2024 年 12 月 [...]
2024 年,BTC 在全球虛擬資產市場中持續引領潮流,香港則憑藉多元化的政策支持與市場創新成就成為焦點。從虛擬資產交易平臺到現貨 ETF,香港正全面擁抱 Web3 與實體資產數位化,為未來機遇奠定基礎。 2024 年 12 月 [...]
擬議的立法旨在尋求微妙的平衡:在推動 Web3 經濟成長的同時,確保金融穩定並保護公眾信任。但它是否能夠成功實現這一目標? 今(2024)年 12 月 6 日,香港通過公佈開創性的《穩定幣法案》,在數位資產行業邁出了重要一步。這一舉措彰顯了香港希望鞏固其作為全球數位資產監管領導者的雄心,並為其他應對這一新興市場複雜性的法域樹立了標杆。 ▲相關新聞截圖 穩定幣常被譽為傳統金融與區塊鏈技術之間的橋樑,已經在全球範圍內迅速增長,其提供的價格穩定性以及在支付、匯款和去中心化金融中的應用潛力,推動了其廣泛應用。然而,缺乏全面的監管暴露了穩定幣的脆弱性,從系統性風險到消費者保護問題,迫使政策制定者必須採取行動。 [...]
本港虛擬資產交易配套逐步完善,繼虛擬資產交易平台引入發牌制後,監管穩定幣發行人的條例草案亦於本周交立法會審議。早前已有大型穩定幣發行商考慮未來領牌,但業界擔心倘若最終無大型幣商參與,影響香港Web3公司營運。有議員促請當局探討折衷方案,不一定要求儲備資產存放在香港,料可吸引幣商興趣。 業界籲釐清法律責任 根據穩定幣發牌制度建議,任何人於香港發行穩定幣,或積極推廣其法幣穩定幣發行,須先獲金融管理專員批給牌照。有本港Web3公司負責人指出,憂慮穩定幣發牌制度如交易所監管,無牌穩定幣機構須結束在港業務,擔心一旦龍頭幣商不領牌會窒礙營運,「例如到時用USDT交易可能構成『推廣』,有法律風險,轉用有規管穩定幣又未必有人願意收」,冀當局助釐清法律責任。 穩定幣特性是設有機制,將價格維持某個水平,當與法定貨幣掛鈎,便成為有效的交易媒介。目前與美元1比1兌換的龍頭USDT及USDC,在穩定幣市佔率分別達70%及20%,在香港的持牌交易平台只能予專業投資者交易。USDC發行商Circle早前表態有意待港監管後考慮申領牌照,USDT發行商泰達公司截稿前沒有回覆。 議員盼尋求折衷方案 立法會議員、Web3及虛擬資產發展事宜小組委員會主席吳傑莊指出,穩定幣屬於虛擬資產的基礎建設,除了用作投資,亦可跨境支付,是市民參與虛擬資產的重要工具。但他稱,留意到現時規管方向建議發行人將儲備資產交由香港銀行保管,未必符合個別幣商當地法規,會加緊與政府及業界溝通,尋求折衷方案,例如兩地制訂合約或票據作互認,同時毋須求資產存在香港同時,亦為香港市民提供保障。 德勤中國香港數字資產主管合夥人呂志宏認為,香港雖然採取穩健步伐推行穩定幣,但已較亞太區市場領先,而政府的取態積極,相信很多法規問題會逐步解決,「所有監管都係不停改善,香港𠵱家行第一步係合適、好時機。」他指,香港發展穩定幣有很大空間,有信心大型幣商最終會來港,在港發行的穩定幣亦輕易找出方法與國際接軌。 做大市場助吸國際資金 對於本港虛擬資產發展重重障礙,熟悉監管的人士指,現正處於發展初期,遇上困局屬正常,惟相信隨着監管機制完善,特別是穩定幣屬連接傳統金融重要通道,將形成完整的生態圈,既給予投資者保障,亦能吸引國際資金,從而刺激本港虛資流動性,「要做大一個市場,當機構投資者來了,散戶自然會跟上,有生意情況下,規模大的國際平台肯定都會來」。 資料來源:星島頭條
香港證監會昨(18)日宣布,已按迅速發牌程序,向 4 家「被當作獲發牌」的虛擬資產交易平台申請者發牌,並且正以相同的迅速發牌程序,審批其餘的申請。 香港證監會昨(18)日宣布,已按迅速發牌程序,向 4 家「被當作獲發牌」的虛擬資產交易平台申請者發牌,並且正以相同的迅速發牌程序,審批其餘的申請。 根據證監會官網資料顯示,12 月 18 日獲發牌的公司包括: [...]
據香港政府新聞公報今日公告表示,香港正附在今日於憲報刊登《穩定幣條例草案》,以在香港引入法幣穩定幣發行人的監管制度,並且該條例草案將在 12 月 18 日提交香港立法會進行首讀。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新聞公報今(6)日發布公告表示,香港政府在今日於憲報刊登《穩定幣條例草案》,以在香港引入法幣穩定幣發行人的監管制度。另外,該條例草案將於 12 月 18 日提交香港立法會進行首讀。 [...]
根據南華早報消息,今年東亞地區加密貨幣活動增幅最大的是香港,在Chainanalysis 公司編制的今年全球加密貨幣採用指數排名中,香港從去年的第47位躍升至第30位。由此可見,香港地區加密貨幣交易呈現上升趨勢。除了中心化交易所外,許多朋友紛紛表示對香港虛擬貨幣OTC交易的興趣。那麼香港OTC交易有哪些風險呢?散戶如何在法律層面自我保護?今天,曼昆律師就帶你一探究竟。 散戶與虛擬貨幣OTC交易 1.1 散戶與場外交易(OTC)的定義 散戶,通常指的是主要以少量自有資金進行虛擬貨幣交易的投資者。 場外交易市場(Over-the-Counter)也叫做櫃檯交易市場,是指不透過中央交易所,而是直接在交易所外進行的交易。 交易所交易(又稱場內交易)是基於對交易所的信任進行交易;而場外交易則是以彼此間信賴為基礎進行交易。因為OTC交易的內在優勢,有時大宗交易的機構投資者或高淨值人士也會選擇場外交易。 2024年2月8日,香港政府發布了《有關規管虛擬資產場外交易的立法建議》的公眾諮詢文件,其中建議將「虛擬資產場外交易」定義為: 以業務形式提供虛擬資產現貨交易服務,無論是透過實體店(包括自動櫃員機)或其他形式(如網路平台),並明確排除已取得VASP [...]
數字銀行ZA Bank指,成為亞洲首間為零售用戶提供加密貨幣交易服務銀行,用戶只需透過ZA Bank App可直接以港元及美元買賣比特幣及以太幣。 ZA Bank替任行政總裁吳忠豪表示,加密貨幣興起,為投資者提供更多元化資產配置選擇。作為銀行,深知安全與合規重要性,因此與持牌虛擬資產交易所HashKey合作,嚴格遵守各項監管要求,為投資者在虛擬資產交易中提供銀行級安全保障,這也成為其在亞洲市場重要核心競爭優勢。 HashKey行政總裁Livio Weng稱,冀與ZA Bank合作共同推動亞洲數字銀行服務的創新,合作不僅是技術上結合,更是雙方對高標準合規要求的共同承諾。 ZA [...]
警方早前接獲一名男子報案,指於11月8日在尖沙咀一間加密貨幣找換店兌換加密貨幣,將200萬元現金交予找換店職員放入店內夾萬。其後該名男子沒有收到相應的加密貨幣,於是要求退款。惟發現夾萬內現金已不翼而飛,懷疑受騙。警方於同日拘捕兩名18歲男職員,涉嫌串謀詐騙。案件已於今日(11月11日)在九龍城裁判法院提堂。 油尖警區刑事部人員經調查後,發現該詐騙集團涉嫌租用上址單位並將其「一分為二」,改裝成獨立的加密貨幣找換店及服裝店,再預先把兩間舖牆身及夾萬背部鑿穿一個洞口,以連接兩店。詐騙集團並以優惠匯率誘使受害人繳交大量現金兌換加密貨幣,騙徒懷疑先收取現金並放入經改裝的夾萬,再於鄰店從夾萬拿取現金逃去。 警方呼籲市民,如需要兌換加密貨幣,應考慮有信譽及具口碑的商戶,並在交易前先了解店鋪的背景,以免賊人有機可乘,蒙受損失。 資料來源:星島頭條
港交所(388)宣布將於11月15日推出虛擬貨幣指數,為包括比特幣和以太幣等主要虛擬貨幣提供基準價格。港交所形容,設立虛擬貨幣基金有助香港可以成為亞洲領先的數字貨幣中心,解決虛擬貨幣在全球化市場價格的差異。 港府近年積極推進虛擬貨幣在香港的發展,證監會早於今年6月允許6隻虛擬貨幣ETF在香港上市,成為亞洲先例。今次推出虛擬貨幣指數,響應政府一直提出發展金融科技的方向,亦為投資者提供更多不同類型的投資選擇。 當中指數會以比特幣或以太幣的24小時交易量加權的基準現貨價格為基礎,並依據多家主要虛擬資產交易所的匯總市場後按美元價格計算。 港交所行政總裁陳翊庭接受媒體訪問時表示,推出虛擬貨幣基金為投資者提供可靠的實時基準,希望可以為投資者提供投資虛擬貨幣的機會,從而支持虛擬貨幣生態圈的整體發展,鞏固香港作為金融中心的地位。 資料來源:Yahoo
大角咀發生虛擬貨幣詐騙案。今日(26日)下午4時許,警方接獲一名女子報案,指於下午1時許到大角咀道55號地下一間虛擬貨幣交易所(OTC),欲將泰達幣(USDT)兌換現金,透過網上銀包轉帳予男職員後,對方著事主等候其同事攜現金到場,自己則藉詞離開,去如黃鶴。女事主苦等多時,遲遲未見任何人前來,始驚覺受騙,報警求助。警方將案件列作「詐騙」,暫未拘捕任何人。據悉,女事主損失1.2萬個泰達幣,折合總值約9.3萬港元。 女事主指,她從8月起開始從社交媒體Instagram留意該店,看似店舖已經營數個月,對方亦展示有客人交易,故認為店舖是可信的。她坦言得知坊間有很多騙徒,因此觀察3個月,並沒貿然交易,「因為出邊太多騙徒,我就睇定啲先,今日落嚟交易試一試,試一試水之後長做長有」,怎料「都係呃錢」。據悉,事主損失約1.2萬個泰達幣 。 交易所「職員」收取泰達幣後,沒有支付相應金額的現金,便一去不返。女事主報警求助,同時致電店方查詢,獲回覆指大角咀分店仍在裝修,有關門市並不屬於他們,為假冒的。對於不幸被騙,事主慨嘆﹕「簡單啲嚟講,就算一間嘢你望落去佢好似經營咗幾個月,好似有客人都唔好信」。 此外,警方接報到場調查期間,有地產經紀上門,指涉事店舖拖欠一個月租金。 毗鄰生果店職員亦透露,有關店舖前身為一間找換店,新租客並無裝修內部,僅換上招牌,已開業3個月,惟平常大部分時間店舖丟空,未有經營。現場所見,涉事虛擬貨幣交易所名叫「CoinMart」,店面十分簡陋,設有閉路電視惟無錄影功能。女事主最終由警員帶上警車,帶返警署協助調查。 資料來源:香港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