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9.7萬宗可疑交易上報 13年新高 八成由銀行提出 金管局:因業界採反詐騙措施
2024-03-30
旺角警署外牆熒幕昨日播放反詐欺宣傳短片。由警方及海關組成的聯合財富情報組去年接獲逾9.7萬宗可疑交易報告,是2011年以來最多,當中逾八成由銀行業上報。金管局指,上升主因是實施了多項反詐騙措施應對騙案不斷上升。
【明報專訊】由警方及海關組成的聯合財富情報組去年接獲逾9.7萬宗可疑交易報告,是2011年以來最多,當中逾八成由銀行業上報。金管局表示,上升主因是實施了多項反詐騙措施應對騙案不斷上升。金融界立法會議員陳振英認為金融機構較審慎,對可疑交易採「寧枉勿縱」態度,預期報告宗數會繼續上升,可能會影響執法部門找出有用情報的效率。立法會議員吳傑莊關注近10萬宗報告中實際有用數量,擔心影響商界正常資金往來的效率。
聯合財富情報組網頁顯示,2023年接獲的可疑交易報告達97,577宗,較前年約6.9萬宗升近三成,是13年以來最高,而今年首兩個月已有18,960宗,接近去年總數近兩成。2023年接獲的可疑交易報告中,有86.9%、即84,781宗來自銀行業界,儲值支付工具持牌人亦作出6501宗報告(6.7%),其次是金錢服務經營者及保險公司。
需發布宗數倍升 暫未足五成
目前法例規定,懷疑任何財產代表犯罪得益,或者屬恐怖分子財產,須向聯合財富情報組人員提交報告,情報組會分析是否屬有用情報,以決定需否向警方及其他執法部門發布。情報組年報顯示,近年需要發布的可疑交易報告總數由2018年1.5萬宗倍升至2022年3.3萬宗,需發布比率由20.8%升至48.5%,尚不足五成。2023年則未有相關數據。
警AI平台助分析 2027啟用
警方未有回應可疑交易報告增加的原因和實際涉及刑事案的數字,另透露有AI技術的「財務數據分析平台」將在2027年投入服務,提升處理及分析數據的效率和質量。
金管局發言人稱,數字上升與業界採取實時詐騙監察系統、銀行間信息交換平台等反詐騙措施以及善用科技有關;銀行亦利用分析技術加強偵測傀儡網絡戶口的能力,提高報告效率及質素。銀行公會則表示,報告上升反映業界對識別及舉報不尋常資金交易意識提高。
議員憂量多反礙查案效率
倡情報組向舉報人回饋報告質素
陳振英表示,本港資金流動性高,金融機構較審慎,對可疑交易「寧枉勿縱」,預期可疑交易報告會繼續上升。他解釋,被上報的可疑交易會繼續進行,不影響個人及公司日常運作,但認為大量報告會影響執法部門抽絲剝繭找出犯罪個案的效率,「得3單報告,警方好快分析完,但如果有300宗,可能又要排優次、睇吓邊單銀碼大啲就睇先」,需時找出有用情報。
陳振英說,利用個人傀儡帳戶洗錢情况普遍,期望銀行間分享可疑個人帳戶資料,有更多資訊判斷是否屬可疑交易。
本身是「反詐騙大聯盟」召集人的吳傑莊表示,網絡犯罪及詐騙案上升屬全球趨勢,令報告增加,加上本地業界對可疑交易敏感度高,各項做法較周邊地區嚴謹,舉例稱高才通申請人來港開戶口的審查詳細,在外地開戶需時數天,在港則有可能需時逾月。他關注近10萬宗報告中實際有用數量,「會唔會好多都係false alarm(虛報)」,認為情報組亦要向舉報人回饋報告質素。
情報組在網頁稱,過往許多機構識別到一項可疑活動指標就舉報,令報告質素未如理想,提醒機構亦應向客戶查詢交易原因,並翻查客戶職業、住址等紀錄核實。
金管局、銀行公會及警方去年建立「銀行間訊息交換平台」(FINEST),允許5間銀行分享可疑公司帳戶資訊,個人帳戶因涉私隱問題,需修例才可推行,相關公眾諮詢昨日完結,預計今年下半年擬備所需的法例修訂。
資料來源:明報
最新消息
2024-11-15
2024-11-15
2024-11-11
2024-11-08